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发表时间:2017-11-12 22:28 ![]()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 一、判断题: 1.约翰•苏勒对人在网络空间中独特的心理体验进行了总结,认为无限的感知体验是上网者的特点之一。 错 2.网络可以扩大认知范围,有助于新知的获得。 对 3.网络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错 4.网络有助于满足大学生各种情绪和情感的需要。 对 5.网络不利于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错 6.过度使用互联网一定会导致网络成瘾。 错 7.网络成瘾的患者可能会诱发精神疾病。 对 8.网络依赖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医生伊凡•金柏格最先提出来。 错 9.互联网成瘾症又叫做网络依赖。 对 10.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是在2008年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定。 对 11.网络关系成瘾者占网络成瘾者的绝大多数。 错 12.网络交际成瘾可以分为交友成瘾和网恋成瘾两种。 对 13.情感因素是互联网成瘾的原因之一。 错 14.有学者将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分成以下三个发展阶段:成瘾、觉醒和平衡。 对 15.网络依赖性与内向、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 错 16.认知因素是网络成瘾产生的基础。 对 17.内因矫治与家庭治疗相结合是干预网络成瘾的关键。 对 18.行为主义认为,行为发生的频率是奖励的结果。 错 19.缺乏社会支持是促成网络成瘾的常见社会因素。 对 20.网络成瘾时,大脑的前额叶和边缘系统会出现反应抑制的情况。 错 二、单选题: 1.约翰•苏勒对人在网络空间中独特的心理体验进行了总结,共归纳出( ) 种特点。 B A.8 B.9 C.10 D.7 2. 从心理角度来看,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依赖性和( ) C A.兴奋性 B.冲动性 C.耐受性 D.愉悦性 3.网络成瘾综合征,需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除了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外,还有( ) C A.阻断反应 B.阻抗反应 C.戒断反应 D.戒备反应 4.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上网达到或超过( )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D A.8 B.7 C.5 D.6 5.网络成瘾者中的绝大多数是( ) A A.网络游戏成瘾者 B.网络交际成瘾 C.网络信息成瘾 D.网络色情成瘾 6. 网络依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 )提出来的。D A.班都拉 B.沙佛 C.沙特列 D. 金柏格 7. 从( )角度来,网络成瘾者脑内的愉快中枢如果缺少上网行为的刺激,大脑就会出现失调。 B A.生物 B.生理 C.心理 D.社会 8.行为主义认为在网络成瘾的初期( )发挥着重要作用。 A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自我超越的需要 9.认知心理学认为,( )是网络成瘾发生的充分条件。 D A.抑郁 B.生活事件 C.社会焦虑 D.非适应性认知 10.成瘾者的内心需要和( )是促发成瘾的主要因素。 A A.动机 B.兴趣 C.爱好 D.性格 11.网络依赖性与开放性、宜人性和( )存在着负相关。 D A.外倾性 B.适应性 C.主动性 D.公正性 12.以下反应中,属于戒断反应的是( )。 C A.抑郁 B.恐惧 C.烦躁 D.焦虑 13.个体使用互联网的第三个行为阶段是( )。 B A.觉醒阶段 B.平衡阶段 C.成瘾阶段 D.适应阶段 14.下列选项中,属于促成网络成瘾的常见社会因素的是( )。 D A.社会焦虑 B.自我封闭 C.重大生活事件 D.父母关系紧张 15.网络成瘾时,大脑的前额叶和( )反应活跃。 C A.海马系统 B.中枢系统 C.边缘系统 D. 网状系统 16.互联网成瘾是由于对网络的重复使用所导致的慢性或( )的着迷状态。 A A.周期性 B.间歇性 C.长期性 D.永久性 17.互联网成瘾症的英文简称是( )。 A A.IAD B.IAB C.IAC D.IAE 18.网络成瘾的干预一般采取内因矫治和( )。 B A.社会康复 B.家庭治疗 C.行为矫正 D.药物治疗 19.网络信息成瘾症与( )类似。 C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神经衰弱 20. 发生率仅次于网络游戏成瘾的是( )。 D A.网络关系成瘾 B.网络信息成瘾 C.网络关系成瘾 D.网络色情成瘾 三、多选题: 1.许多网络成瘾者同时也存在以下( )心理问题。 ABC A.情绪障碍 B.品行障碍 C.人格障碍 D.感知障碍 2.以下选项中,属于网络成瘾原因的是( )。 ABCD A.行为强化因素 B.认知因素 C.人格因素 D.需求因素 3.网络成瘾可以分为以下( )几类。 ABCD A.网络游戏成瘾 B. 网络色情成瘾 C. 网络交易成瘾 D.网络信息成瘾 四、论述题: 谈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结合自己,谈一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1. 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自我同一性:一种有关“我是谁”,“将要成为什么样”,“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等问题整合和统一的自我感觉的认识。青年期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与混乱。 2. 对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安全性和广泛性迎合了大学生渴望交往而内心闭锁、对真情渴望而怀疑的矛盾心理,所以网络给大学生创造了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场所和空间。大学生情感的成熟必须通过社会生活的时间体验得以实现,而长时间的上网阻断了大学生亲身的社会情绪体验。 3. 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如果终日沉迷这种人机对话模式,会对社会适应性为和能力产生影响甚至患上网络社交障碍。 4. 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家人沟通就越少,现实中朋友也逐渐减少。
第九单元 人际关系及其改善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 第八单元 挫折及其应对 一、挫折的概念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阻碍,使其需... 第七单元 表达感激应该怎样去做(1)表达感激的事,关键是要保持新鲜感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拥有的才是最幸福... |